首页 常识

自古忠孝难两全是什么意思

100人浏览   2024-10-02 08:53:46


说说“忠孝不能两全”

自古以来,就有“忠孝不能两全”的说法,意思是为国尽忠和对父母尽孝,二者无法兼顾。


小时候,不论是听评书,还是看小说,常常听到、看到故事中的人物在“忠”和“孝”上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舍“孝”求“忠”的行为则常常带来了故事的高潮。


在我年幼时的心灵里,一直就有一个疑问:忠”和“孝”都是为人处世的优良品德,难道只能选择一个、舍弃一个吗?忠孝真的就一定不能两全吗?


其实,“忠”和“孝”应该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百善孝为先,不孝就不可能忠。古人“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倡导以孝治天下,用人采取”举孝廉”的方法,即地方官员推荐地方上孝敬父母、廉洁自律的人出任朝廷官吏,就是古代对忠孝统一认知的最好诠释。


岳飞精忠报国是忠,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是忠。近代以来,多少仁人志士为了国家离开父母,投身于革命,也是忠。上将许世友一生为国尽忠,顾不上照顾母亲,要求死后和母亲葬在一起,并说:“活着尽忠,死后尽孝”。


在现代社会里,忠孝同样是辩证统一的,一个人如果非常孝敬父母,品行一定不会太差,一个人如果对父母都不孝顺,他也不可能对别人好,更不可能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


当今,有多少领导干部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又有多少优秀的人才为了事业四处奔波,而不能时刻守在父母和家人身边。可他们得到了人民的爱戴,得到了父母和亲人的理解和认可,人民对他们拍手称道,父母和家人为他们骄傲自豪,他们在“忠”的同时不也体现了一种“孝”的结果吗?

由上可知,“忠”其实是一种“大孝”,“忠”是一种最美的“孝”,这就是“忠”和“孝”的完美统一,所以,忠孝是可以两全的。

相关推荐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群秀百科 琼ICP备2024032622号-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