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执业医师分阶段考试是什么(执业医师分阶段考试,你了解多少?)

100人浏览   2024-09-14 09:53:23

为了能够保证医师队伍的质量,我国推行了医师资格考试,并实施了17年,但考试与医学教育的发展及卫生改革的要求出现了很多不适应。考试方法单一,考试内容一锅烩,技能考试质量不高,考试安全存在风险,基层考生通过率低等。

所以针对这些不适应,国家医学考试中心推进了改革工作,内容主要有7大方面:①增加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②建立符合国家标准化的实践技能考试基地;③研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分阶段考试方案;④研究实行固定合格分数线办法;⑤医师资格考试实行“一年两试”;⑥实施短线专业加试专业内容的办法,以解决紧缺专业人才短缺问题;⑦实行医学综合计算机化的考试方式。

其中提到了分阶段考试形式。开展分阶段考试课题是为了深入推进医教协同改革。第一阶段考试安排在医学生完成临床见习时进行,主要是为了测试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第二阶段考试安排在大学毕业后住院医师培训满一年或医疗机构试用满一年时进行,重点考察独立、正确地应用临床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第一阶段考试通过后可获得实习医师的资格,只有通过了第一阶段考试才能进入第二阶段,也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招录的重要参考依据;第二阶段考试合格者可获得医师资格证书。

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已在2015年对14个医学院校进行了第一阶段考试研究,全国医学院校有8.6%作为试点院校数,涉及学生数达4000。初步结果显示,阶段考设计信度高、难度适中、效度好、区分能力强,反映出了学生在校学习的实际水平。

在2017年实行分阶段考试的医学院校,临床类共有46所,中医类共有22所。新的执业医师考试两个阶段仍然含技能和理论考试,并将理论考试换位计算机答题方式。了解更多执业医师考试资讯,关注微信“中公执业医师考试”。

分阶段考试制度获得了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促进了行业人才评价与院校教育培养的有机衔接。医师资格分阶段考试,以后很有可能在全国开展。

相关推荐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群秀百科 琼ICP备2024032622号-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