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是绿肥红瘦什么意思(李清照词的传神之笔‖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词的意思是:昨夜一场风雨,把海棠花打得凌乱,我在花下饮酒过量,第二天早上起来,酒劲还没有完全消退。
我问侍女:“花事如何”?她却说:“海棠花还是那样”。这粗心的丫头!你知不知道园中的海棠,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稀少才是。

这是一首闺中女子闲居时所作的惜花、惜春词。词中委婉含蓄地通过一问一答,把词人暮春时节伤感的情绪,轻轻地吐露了出来,曲折宛转,极有层次。
李清照的词很讲究炼句,力求把语言发挥到极致。据史书记载:其夫赵明诚对李清照的才情很不服气,曾经闭门谢客三日,写出了几十首词,并把李清照的词加入其中,请来访的友人陆德夫评判优劣。陆德夫看了半天才说:“只有三句绝佳”。赵明成赶忙问他:“哪三句呢”?陆德夫说:“莫道不销魂,卷帘西风,人比黄花瘦”,赵明成这才心服口服。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写的是昨夜曾经风雨的天气特点,以及酒后沉睡的人物。昨夜雨狂风猛,花在风雨中零落,由此表现词人的惜花之情。可是后句写词人昨夜饮酒过量,第二天早晨起来。酒劲还没有完全消退。这位女词人不忍看到明朝海棠花谢,所以昨夜在海棠花下才饮了过量的酒,直到今朝尚有余醉。

下面转入本词的重点:清晨女主人公与婢女的对话。“试问卷帘人”一句,为承上启下之笔,女主人公询问花情,“试问”二字,反映出她关心花事的急切心情。
“却道海棠依旧”此为婢女的回答,海棠花还是那样。女主人公关心窗外的海棠,表现出其爱花之情。此处一问一答,形式活泼跃宕,富有情趣。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一句尤为脍炙人口。这句对白写出了诗画所不能道。写出了伤春、惜春的闺中人复杂的神情口吻,可谓“传神之笔”。
一语之中,含有不尽的,无可奈何的惜花情在,可谓语浅意深。而这一层惜花的殷殷情意,自然是“卷帘人”所不能体察,也无须更多理会的。
“绿”代替叶,“红”代替花,是两种颜色的对比;“肥”形容雨后的叶子因水分充足而茂盛肥大“瘦”形容雨后的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谢稀少。是两种状态的对比。
本来平平常常的四个字,经词人的搭配组合,竟显得如此鲜明、形象生动,这实在是语言运用上的一个创造。
由这四个字,再进一步联想,那么,“红瘦”正是表明春天的渐渐消逝,而“绿肥”正是象征着绿叶成荫的盛夏的即将来临。这种极富概括性的语言,令人叹为观止。
相关推荐
-
面为什么粘锅(焖面总是粘连巴锅!只因少了这1步)
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地域的人和物都有其独特的气质,连带着在不同地区做出的面条,也蕴含了当地独有的特色。抻、拉、削、拨、扯、揪、切、压······北方人在面条的造型上下足了功夫。不过面条虽万千造型千滋百味,但万变不离其宗就是,每根面条都保留着麦香,讲究劲道爽滑,汁香味浓~自从暖暖嫁来北京之后,对 -
家里为什么会长霉菌(家中4个地方容易长霉菌)
正常情况下,霉菌是肉眼看不到的,如果在环境中能够看到,说明这里的霉菌很多!别小看霉菌对身体的影响。虽然它只是生长在环境中,但却可以分生出数以万计的孢子,飘浮在空气中,随气流扩散,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但别慌,对于普通人来说,霉菌孢子会被免疫系统控制清除,所以不会造成病症;但如果存在潜在免疫问题,例如流 -
紫色象征着什么寓意(紫色的双重意义。)
紫色,一直被视为最尊贵的颜色,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赋予了它无尽的神秘和崇敬。在古代,紫色是皇家贵族的象征,它的尊贵和荣耀使人们为之向往。但是,紫色不仅仅代表尊贵和荣耀,它还与生命和死亡息息相关,象征着人世间最后一段路,以及将要到来的另一个世界。在西方,紫色常常被视为代表死亡的颜色。这可能与它深邃、 -
葡萄什么时候种植最好(种植葡萄的最佳时间?)
种植葡萄的最佳时机取决于许多要素,例如地理位置、气候状况以及葡萄种类等等。近年来的科研成果和实际生产经验一致证实,葡萄在秋季播种比春天效果更佳。在条件适宜的地区,葡萄种植应该选择在秋季。秋季种植葡萄主要有以下优点:生存率高:秋季的气温起伏较小而春季较大,空气和土壤的湿润程度也比春季更高,这对伤口愈合 -
驱蚊草为什么掉叶子(要想夏天驱蚊效果好,驱蚊草叶子不能掉!)
夏天蚊子比较多,家养驱蚊草的话,对于驱蚊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如果驱蚊草的叶子都掉没了,那么怎么会有效果呢?所以养驱蚊草一定要重视总是掉叶子这一个问题,预防掉叶子是关键。 1、高温。高温暴晒是导致掉叶子的一个主要的原因,虽然驱蚊草喜阳光,喜欢照射,但是并不代表喜欢暴晒,长期的暴晒会导致叶子被晒伤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