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菜系之巴蜀川菜的饮食文化
川菜取材广泛,调味多样,菜适应性强,拥有一个相对完整的风味体系,川菜在国际上享誉盛名,各国一直都有:“食在中国,味在四川”之说。
川菜口味浓醇,以善用麻辣著称烹饪方式别具地方风味,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
川菜发源于中国古代的巴国和蜀国,经历了春秋和两晋的雏形期、隋唐的发展期、两宋的传播期和清末的成熟期四个阶段,才有了今天这样的局面。

四川之所以能够发展出别具特色的菜品,与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息息相关。
四川自古以来就一直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四川境内江河交错,四季常青,原材料丰富,既能培育主食,也有鱼、虾等海产品,还有各式各样独特的新鲜蔬菜和笋菌。
这些独特的地理条件均影响了川蜀美食的发展,那千年之前的川蜀人究竟都吃些什么东西?川菜的起源又是什么呢?
一、1986年,专家在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当中出土了大量文物,加深了后人对于古蜀人的认识,也揭开了古蜀饮食文化的神秘面纱
蜀国是先秦时期的诸侯国,古蜀文明自岷江上游兴起,在长时间的发展及融合过程中转型成为了封建国家。
蜀山氏是一支非常古老的部族,生活在岷山里面,又被称之为岷山氏,距今极为遥远。
中国封建社会一直是小农经济社会,自古以来就有五谷之说,《周礼》当中记载“五谷、麻、黍、稷、麦、豆”。
这时,人们还没有将稻谷归进五谷之中,但赵岐注《孟子》却将稻谷列入了五谷之中。
成都的地理位置特殊,所种植的农作物与北部地区也多有不同,由于成都平原不太适合种植旱作植物,因此古蜀人便在领土之内大量种植起了稻谷。
专家从三星堆宝墩遗址当中也发现了大量稻谷的痕迹,通过对三星堆进行考古专家证实,早在4000年前,古蜀人就开始在四川一带广泛种植稻谷了。

稻谷所制成的大米不仅口感更好,而且营养价值也更高。
除了种植稻谷之外,三星堆时期的古蜀人还基于现实因素考虑和水患因素考虑,在境内种植了大量小米,以小米来充当备用粮。
将水稻种植成熟之后,四川人也在烹饪方面下足了功夫,在四川博物馆内,有一尊造型尤为奇特的青铜甗。
青铜甗是古蜀人用来制作米饭的工具,古人将青铜打造成类似于锅的形状,在锅内设立隔层。
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部分用来煮水,上部分用来放大米,在锅的下面放置柴火便能煮米吃。
从青铜甗可以看出古蜀人不仅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拥有着高超的青铜冶炼技术,而且农业文明的发展也不输给中原地区。
二、巴蜀的农业历史悠久,农业发展繁荣,水产尤为丰富
史书记载,古蜀国经历了五个朝代蚕丛、柏灌、鱼凫、杜宇和开明5个朝代,农业文明发展尤其之快。
《华阳国志》中记载:“秦资丰富,用兼天下,汉祖皆知,奄有四海”,由此可以看出蜀地繁荣的农业文明。
4000多年前的蜀国与今日之属国环境大有不同,彼时天气炎热潮湿,多江河和森林,有大量森林动物、野生动物出没。
蜀人既擅长打猎捉鱼,也开始较早的发展起了家畜饲养业,中国传统的六畜在此时已经驯化成功。

从考古发现来看,成都曾出土过古蜀国时期的大量动物骨骼,像猪、狗、牛、马之类的家畜应有尽有。
由此可见,此类肉质食品已然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稳定肉食品来源。
古蜀人民分外注重宗教礼仪与饮食礼仪,他们不仅会将家养的动物用来做饭,而且还会将动物用来祭祀,由此可见古蜀时期农业生产最发达。
四川的饮食文化依赖于当地百姓的风俗习惯,据史学家考证,其实早在古代巴蜀时期,百姓就已经有了“尚滋味,好辛香”的饮食习俗,口味较重。
四川人喜爱研究美食,也懂吃好吃,每当豪门贵族嫁娶宴饮、待客、会友的时候,就会大摆厨膳。
在摆宴开店的过程中,民间出现了大量烹煮的人才,川菜的烹饪技术也得以发扬光大代代相传,长盛不衰。

川菜的“三香三椒三料,七滋八味九杂吃”极富盛名。
川菜的风味独特,以辣为主,酸、甜、苦、辣、麻、香、咸兼备,口味丰富,如今川菜以辣著名,对感官的刺激性极强。
但是古蜀时期四川人更喜爱甜腻的味道,魏文帝曹丕在《与朝臣诏》记载:“新城孟太守道,蜀睹豚鸡骛味皆淡,故蜀人作食,喜着饴蜜”,对于甜味的情有独钟。
巴蜀地区的百姓在烹饪食材的时候特别喜欢用糖和蜂蜜来调味,口感别具风味。
唐宋时期,甜、辣、香、麻俱备的川菜也打出了自己的品牌,川菜店大规模的入驻开封和临安等繁华城市,受到了众多食客的青睐。

宋朝末年,蒙古入侵中原,政局动荡,四川人民受到了巨大的打击,古代川菜才逐渐消亡。
后来大量的移民涌入四川,带去了新的调味方式,因此四川人才开始重视起了辣味,不再频繁的以蜜糖调味了。
随着清中时期辣椒在全国各地迅速普及,川菜重辣更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四川的饮食文化之所以能够长足发展,所靠的不仅是本地人对川菜的研究,更得益于对此外来饮食风俗的广泛吸收。
饭菜在战争和迁徙的过程中融入了大量中原习俗和文化,烹饪出了更满足于大众喜爱的食品。
历朝治蜀的外地人都会将他们的饮食习俗和口味偏好带入四川地区,尤其是在清朝时期,外籍人民进入四川的流量更是多到不可计数。
这些来自外地的百姓将他们的原有饮食习惯融入了四川菜品之中,使得川菜各吸所长迅速成长,真正实现了“南菜川味,北菜川烹”,吸纳了更为广泛的群体。

三、川菜的发展离不开历史人文的孕育,也离不开稳定的政治因素
食品不但能满足的世人的口腹之欲,更能满足人的精神需求。
如何将食品与文化、食品与诗词、食品与精神相结合,也是千百年来文人学子在探寻的事情,四川一带曾孕育过司马相如、李白、杜甫和苏东坡这样的著名人物。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他们在吃川菜、做川菜的过程中创作了大量与川菜相关的诗词歌赋画作。
体现了四川地区的独特风情和他们对美食的独特见解,赋予了川菜别样的艺术气息,如今广受世人喜爱的川菜,就与这些文人有关,例如、东坡肘子、五柳鱼等。
不论是最开始的古巴属三星堆,还是西汉时期的锦官城,再到唐宋时期南部地区的发展都与稳定的政治因素息息相关。
由于四川盆地属于西部要塞,易守难攻,所以历史上多次朝代更迭,对它的破坏性都相对较小,就连李白也曾感叹过“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所以它的繁荣富庶才延续了上千年,只有地区稳定之后,百姓才能投身于农业当中,种植食物饮食。

综上所述,川菜的发展与崛起并非是偶然事件,而是与古巴蜀的饮食文化息息相关,与各地之间的交流息息相关,与古人的智慧和政治稳定息息相关。
川菜在交流研究的过程中得以行于江湖,盛于庙堂,真正做到了文雅兼备,雅俗共赏。
川菜的成功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特定结果,中国的川菜历史悠久,它丰富多样的生态原料和独特的味觉,广纳百川的烹饪方法备受世人垂青。
川菜比起其他地区的菜品更具有普适性,它名列中国八大菜系之一,可谓是实至名归。
国人在研究川菜,传播川菜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味道的优良,更要体现川菜独特的千年文化。
相信未来川菜也能够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越来越受全世界百姓的喜爱。
相关推荐
-
驱蚊草为什么掉叶子(要想夏天驱蚊效果好,驱蚊草叶子不能掉!)
夏天蚊子比较多,家养驱蚊草的话,对于驱蚊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如果驱蚊草的叶子都掉没了,那么怎么会有效果呢?所以养驱蚊草一定要重视总是掉叶子这一个问题,预防掉叶子是关键。 1、高温。高温暴晒是导致掉叶子的一个主要的原因,虽然驱蚊草喜阳光,喜欢照射,但是并不代表喜欢暴晒,长期的暴晒会导致叶子被晒伤而 -
空调里面为什么有水声(开空调有水流声是什么问题?)
首先车主这个异响还是挺比较是常见的,因为夏天用空调的人多,也会出现很多车主反应,下面我们分几种情况分析:我们听到类似的水流声,那说明是和液体有关,空调系统中相关的液体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制冷剂;二是防冻液;三是空调的排水。所以,开空调的水流声无非就这三方面引起的。我们知道制冷剂在冷凝器中由气态变为液态 -
冰箱为什么不结冰(家里的冰箱不结冰,方法特别的简单!)
当冰箱不结冰时,我们可以尝试一些简单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下面是5个不结冰的小妙招:1. 清洁冰箱背后的散热器:冰箱背后通常有一个散热器,它负责散发冰箱内部产生的热量。如果散热器被灰尘或污垢覆盖,会影响其散热效果,导致冰箱无法正常结冰。因此,定期清洁冰箱背后的散热器是保持冰箱正常工作的重要步骤。断电 -
养的金鱼为什么容易死(新手饲养金鱼,为什么会死于这4个原因)
1. 没有过温过水刚买回来的金鱼一定不要直接扔进鱼缸里面,由于买回来的金鱼,都是在塑料袋中,塑料袋中的水温和自己家中的水温不一致,如果直接把鱼放进鱼缸中,就相当于夏天把你扔到冰库中,很容易因为温度变化过快,导致感冒。所以买回来的鱼,要连同塑料袋一块丢入鱼缸中,让塑料袋中的水温慢慢和鱼缸中的水温一致, -
保鲜柜为什么会有水(超市冷藏展示柜漏水原因大搜集)
超市冷藏展示柜漏水原因大搜集超市冷藏展示柜使用久了,总是避免不了会出现一些小问题,大多数朋友反映就是柜子漏水的问题,今天就由欧雪冷柜小编为大家找出漏水的原因及解决的方法。超市冷藏展示柜的蒸发器下面有一个接水槽,长期使用时,蒸发器上面的水带下去的污垢积累,将水槽的排水满了。工艺粗糙形成漏水。制造工艺粗